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

+86-0110-12666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CQ9电子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农博会、年货节遍地开花能否撬动年货大市场?

发布时间:2024/02/17    浏览次数:

  农博会、年货节遍地开花能否撬动年货大市场?从去年10月的2023“乡农荟”湖南省农特产品巡展株洲专场到11月泰山广场农博会,随后,芦淞区老体育馆、尚格广场年货节同时开业,神农城广场消费帮扶农副土特产品年货节迎来第二场,荷塘区老汽配厂区尚未营业已人尽皆知。这些,还只是今冬消费展会的冰山一角。

  “消费展会似乎成了常态,各个角落都有不同规模的农博会、年货节。”市民袁女士说,去展会再也提不起集中消费的热情。“反正明天还有,这里关了别的地方也有。”

  市民的消费疲态一定程度反映了今年的市场行情。“参展商、活动方都没赚到钱。”一农博会组织方负责人肖劲光坦言。年关将近,如何撬动年货大市场,考验着各主办方的智慧。

  1月9日下午,神农城广场株洲2023消费帮扶农副土特产品年货节里100余个摊位上,服装、干货、腊制品、滋补品琳琅满目。

  40元一公斤的腊肉,72元一公斤的墨鱼头,3元一克的铁皮石斛,价格并不算贵,逛展人却寥寥无几。

  “40元一公斤可不可以?”一老太太用手掂量着墨鱼头,试图砍价。“您差点就砍对折了,我们没有报虚价的。”老板边摇着头边整理货物,表示无言以对。

  该年货节从2023年12月28日起举办,原本到1月7日收摊,为招揽生意,主办方决定延期一周。

  同一天,尚格广场2023-2024(株洲)服装美食商品博览会现场,广播喇叭正轮番播放清货促销的广告语。该展会从2023年12月30日起,到今年1月11日结束。

  “你别问我,没赚钱没心情。”一家湘西腊肉制品店老板娘坐在摊位前,面无表情地说,这是她的第一站,也是最后一站。她在湘西开了一家腊肉制品作坊,有人专门上门收肉,为了多赚点钱,今年第一次尝试参加展会,不曾想遭遇消费冷冬。

  “好像到处都在搞农博会。”袁女士原本是农博会的忠实粉丝,今年也显出了疲态。“展会一个接一个,反正天天都有,就买点日常吃的。”她提起半斤瓜子、两斤茶枯跟记者说道。

  记者从天元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入冬以来,光天元区,就陆续接到过5个布展备案。泰山广场、神农城广场、尚格广场、时代广场,稍大一点的地方都搞起了农博会。在荷塘区、芦淞区、渌口区等地,类似年货节、农博会也轮番上演。

  “逛农博会,一直以老人为主力军,但往年年轻人也不少,今年年轻人几乎没看到。”一位参展商说。天元区年轻人比例相对偏多,是年货节逐渐“门前冷落鞍马稀”的重要原因。这也印证了沙金店老板的话。

  参展商没赚到钱,组织方同样如此,神农城广场消费帮扶农副土特产品年货节组织方负责人肖劲光介绍,株洲是他们今年的第四站,原本计划搞七八场过年,行情不好,计划再去长沙搞一场,就收场过年。

  “农村电商的发展对我们冲击太大了。”他坦言,对于以农产品为主的年货节,一直以来深受城市居民喜爱。同样在神农城广场,以前的年货节红红火火。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各地特产不仅得到充分展示,购买渠道也更加便利。

  冬季的年货节、农博会,跟夏天的夜市一样,都是一帮文化公司带着一群地摊主、参展商到处跑,遇到好的场子,赚一笔,遇到差的场子,就当白忙活一场。

  去年夏天,夜市的风跟如今的农博会一样,吹得小巷子、小广场遍地都是,最后火起来的,无非贺家土、钟鼓岭等老牌商街,新晋网红虹桥夜市也罢、尚格广场夜市也罢,最后都惨淡经营。

  坚果商白阿姨来自河北,在铜锣湾有个铺面,主要做坚果批发生意。这几年,每到冬天CQ9电子游戏,她就跟着布展商在湖南各地跑场子。上个月,白阿姨在湘乡赚得盆满钵满。“同样的坚果,比株洲多卖20元一公斤,一天可以抵这里三天。”白阿姨表示,株洲场的失利,主要在于宣传的缺失和位置不好。

  然而,这场还没结束,白阿姨又已收到来自醴陵、武冈、浏阳、衡阳、江西萍乡等地的8张邀请函。农博会的风,早已刮遍全国。

  记者走访多个农博会和年货市场发现,产品雷同,是最大的硬伤。比如湘西腊肉、滋补产品,同一个展会往往拥有多个同样产品的展位,它们甚至连产品摆放位置都几乎一样。特色不突出,布展粗糙,很难让人有购买。

  看穿年货节当下的弊端,邹海波决定来一套新打法。他在荷塘区大汽配老厂区开辟2万多平方米室内展区,并开辟1万余平方米室外民俗文化区和美食街区,打出株洲民俗文化年货节旗号。此外,一反其他农博会以全国巡展的参展商为主的套路,株洲民俗文化年货节以本地农户和源头工厂为主打,特色外地品牌为辅。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唐人神、小伍子、戴永红等本地品牌外,恰恰坚果、尚果盟水果、杏池酒等外地品牌也有入驻。

  “我们还开辟了本地散货区,朱亭鲜果小镇馆、渌口区太湖村特色农产品馆、良食村乡村振兴馆等已签约入驻。”邹海波表示,老厂矿、本地货、民俗年等元素加持,或许更能激发老百姓前来采购的。

  除货品和场地上打感情牌外,株洲民俗文化年货节在宣传上也充分利用了本地厂家和参展商的宣传优势。这一两周来,在太湖村视频号、小伍子视频号等诸多本地新媒体的宣传下,株洲民俗文化年货节尚未开业就已吊足了市民的胃口。

  农博会、年货节风靡,相关投诉也多了起来。天元区市场监管局不完全统计,近期相关投诉就有10余起,包括购买万元产品后回家觉得被骗要退货的、购买食疗药材时被强制消费的、投诉买到假货的。

  记者发现,投诉主要集中在红旗参、石斛等名贵食疗药材。一位出售该产品的参展商告诉记者,进场时他们就与组织方签订了责任状,7天无理由退货,就算是已磨碎打粉,也照退不误。

  记者了解到,按照要求,举办农博会前,组织方都会前往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并上交各摊位主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复印件,要求所有摊位必须证照齐全,亮证经营。开业后,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还将不定期巡查,检查其进货凭证、广告宣传是否合规等。

  记者在神农城广场消费帮扶农副土特产品年货节现场看到,左右两边各设有一个投诉服务台,摆放了公平秤。

  然而,亦不能避免不守法摊位的出现。“原本展会都是晚上9点收摊,那天我7点买了,立即回头再去找,摊主就收摊走人了。”前段时间,市民罗先生在泰山广场农博会上购买了1万多元红旗参觉得被骗,谁知转眼就找不到人。无奈之下,罗先生报警。第二天,在的协调下才成功退货。

  天元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年关将近,市民逛展会一定要按需消费、理性消费,留好相关凭证。农博会等展会一般办展时间短,一旦发生纠纷,应及时维权。


Copyright © 2020-2024 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0003566号-1
电 话:+86-0110-12666 手 机:0866000999
地 址:广东省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扫一扫关注微信